標籤: 故事
-
新界島嶼篇:汲水門與馬灣
香港可分為「城」「鄉」兩大片區域,雖然除著城市化「鄉郊」已越來越像城市,但在郊野公園深處依然有親近大自然的機會。除了陸地外,香港三面環海的特徵亦令香港有不少水上文化。有見及此,我們由今集開始,將會為大家介紹離島的地名與文化。首個地點便是香港青馬大橋的一端:馬灣。
-
美荔九華徑:既是新界又是九龍
上集與大家分享過葵涌的分區怪象,今集為大家介紹既是新界又是九龍的地方:位於荔枝角(美孚)的九華徑。荔枝角位於界限街以北,屬於新九龍一部分,但卻分屬葵青及深水埗兩區,亦為新界及九龍的邊界;而九華徑村則可參與荃灣鄉事委員會的選舉。可見這片地區堪稱香港展拓界址的重要見證。
-
葵涌:新界與九龍交界的新市鎮
葵涌原本是一個包圍「醉酒灣」(又名垃圾灣)的沿岸村落,隨著新市鎮計劃的填海工程,葵涌亦成為一個兼具工業及住宅的密集都市。而關於葵涌的故事,除了有一個曾經世界第一大的貨櫃碼頭外,如何定義葵涌所屬哪一個行政區,也反映了一些香港特色。
-
寶安、新安、新界大歷史
《箇處有段故》介紹了九龍半島(九龍西)及新九龍(九龍東),將會為大家介紹佔香港九成土地面積、佔香港人口約六成的「新界」。新界名為「新」界,是對於英國人而言的「新」領土,對於今日香港全境經過《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及《展拓香港界址專條》而形成,本文將為大家介紹一些平日較少留意的歷史觀念。
-
九龍東兩條重要古村:衙前圍及蒲崗
過去為大家介紹過「新九龍」原本亦有一些原居民,雖然隨著城市發展,這些舊村已不復存在。但我們可以從古人留下的資料了解這段變遷的歷史。「衙前圍」及「蒲崗」便是當中兩條具代表性的村落。
-
鯉魚門與香港「魔鬼」海盜
「鯉魚門」位於維多利亞港東邊的新九龍地區,現時是知名的海鮮酒家集中地。過去鯉魚門作為進入維港的入口,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一些海盜便曾盤踞此處——「海盜史」堪稱是香港古代史的重要組成部分,透過「鯉魚門」的歷史便可了解更多!
-
飛鵝山與慈雲山:連接新界東的山脈
新九龍的發展,由與九龍半島相鄰的位置開始。雖然今日我們看見的新九龍已經是現代城市,但在郊野公園範圍依然保持大片綠色自然環境,這點也算是世間罕見。今集將會為大家介紹「新九龍」與「新界」連接的山脈,這些地方過去也是鄉民來往的主要道路。
-
「黃大仙」的前世今生
今日「黃大仙」成為香港人每年必到的轉運景點之一,而我們也順理成章把黃大仙廟所在的地方稱呼為黃大仙。但原來在這個地方過去有另一些地名,而「黃大仙」更非香港土產,而是從外地移至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