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磡,今日是香港眾多公共建設的聚集地:除了港鐵車站外,亦有「紅隧」香港海底隧道、「紅館」香港體育館、世界殯儀館,及香港理工大學(牆身亦呈紅色)。
「紅磡」的名字,其實最早可追溯至19世紀!
一,紅磡之名最早見於《新安縣志》
過去中國歷代均有編修不同的地方志,以記錄一隅的風土人情。香港在清代與深圳為同一行政區,稱為「新安縣」或「寶安縣」,1819年付梓的嘉慶《新安縣志》便有記載「赤磡村」;1822年阮元編的《廣東通志》則作「紅坎」。至於1866年由傳教士朗他尼(S. Volunteri)繪製的《新安縣全圖》,寫作「紅磡」。
「紅」與「赤」均可可表示相同的顏色,在些即代表當地泥土的顏色。而「磡」則是廣東方言字,表示岩厓或下陷的地面,「坎」與「磡」的音義亦近。「紅磡」則指當時紅色泥土的岩地。
二,關於「紅磡」的風水故事
在此與各位分享一個地方傳說:話說在20世紀初當地移山填海時,工人在掘地時竟噴出赤紅色的「血」,致工人人心惶惶。此時更有人稱,這次工程掘傷了「龍脈」,故噴出大量「龍血」,須要拜神請罪。
後來經過科學調查,只因當地含有鐵質、硫磺、水銀,氧化後才使水變紅色矣。
三,紅磡三約
清末在紅磡一帶有三個行政單位,合稱「紅磡三約」,分別是紅磡、鶴園、土瓜灣。每個「約」均有一座廟宇為中心,分別是紅磡觀音廟、鶴園北帝廟、土瓜灣海心廟。而這個稱呼,仍保留於當地的街坊會,「紅磡三約街坊會」中!

重溫廣播版歡迎到:https://www.buzzsprout.com/1536379/
參考資料: 饒玖才:《香港的地名與地方歷史(上)——港島與九龍》(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11年)。
關鍵字:#香港史、#歷史、#History、#HongKongHistory、#紅磡、#紅磡歷史、#HungHom
紅磡個名原來同伊樣有關 有 “ 1 則迴響 ”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