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研學行導賞員培訓計劃

背景

研學旅行與導賞是近年普及本地歷史及文化的重要活動,不少中小學皆有邀請團體為學生提供導賞活動。面對疫情後香港依然未能通關、導賞活動容易舉辦的前題下,我們希望通過培訓大專生成為「研學行導賞員」,為學校提供有質素的導賞活動。培訓畢業者將成為自由導賞員(Freelance Docent),並將獲邀協助帶領中小學的導賞活動(均有津貼)。

課程工作坊包括:

(一)研學行通論

(二)香港通論

(三)九龍導賞

(四)港島導賞

(五)新界導賞


研討會目標

1. 為教育界培訓導賞員

2. 改善現有的導賞路線

3. 提升導賞的教育功能


活動資料

畢業要求:
1. 完成「研學行通論」及「香港史通論」工作坊
2. 出席「港島導賞」或「九龍導賞(二)」
3. 出席「新界導賞(二)、(三)、(四)」其中兩次
4. 完成小組導賞策劃及模擬導賞

課題類別
(一)講題:研學旅行概論(網課 1000-1100)
講者:David(Roundtable Comunity 總幹事)

(二)講題:教育導賞經驗分享(網課 1100-1200)
講者:梁延敬老師(香港歷史及文化教育協會主席)
研學行通論

(一)講題:古代香港史概論(網課 1000-1100)
講者:莫澤銘(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碩士生)

(二)講題:香港古代史與新界鄉村文化(網上導賞 1100-1200)
導賞員:劉健宇先生(香港史學後進協會秘書長)
香港史通論

新界導賞(一)

講題:香港開埠初期華人生活(網上導賞 1300-1400)
導賞員:黃家裕先生(香港史學後進協會主席)
香港史通論

港島導賞

講題:鹽田梓與西貢天主教文化
導賞員:梁延敬老師(香港歷史及文化教育協會主席)

集合地點:西貢市中心公眾碼頭(0930)
新界導賞(二)

講題:香港仔墳場與中國內地及香港的現代精英
導賞員:劉健宇先生(香港史學後進協會秘書長)

集合地點: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入口(0945)
港島導賞

講題:城門碉堡軍事遺跡導賞(1400-1600)
導賞員:劉健宇先生(香港史學後進協會秘書長)

集合地點:城門水塘小巴站(1345)
新界導賞(三)

(一)講題:鯉魚門導賞(1000-1200)
講者:海濱文化導賞會

集合地點:待定(0945)

(二)講題:龍躍頭文物徑導賞(1500-1630)
講者:David(Roundtable Comunity 總幹事)

集合地點:小坑村起點(1445)
九龍導賞(二)

新界導賞(四)
導賞路線設計及實習

主辦機構

香港史學後進協會

由一眾有志於歷史研究的大專生發起,旨在鼓舞更多史學後進投身歷史研究、公共史學項目及攻讀研究生課程。自2019年,香港史學後進協會已舉辦兩屆「史學新秀年獎:香港本科(及碩士)生史學論壇」。

協辦機構

教育倡行

由一班關心香港青年發展的社會人士、教育工作者、社工、商界人士、學者及專業人士所成立。為按香港法例註冊的慈善組織。機構提倡透過跨界別力量關注教育、青年的工作,發揮跨界優勢,提升學校與其他界別間聯繫,同時透過互相激盪的思維,發展優質的教育和青年工作。有關機構於2022年正式創立。

香港歷史及文化教育協會

本會成立於2016年6月,隨著新高中學制於早年實施,中國歷史科成為了選修科的科目,本科課程內容廣泛,教學策略亦與主科有別,單憑個人之力,終不及群策群力更見成效,故此為加強同工的對話和交流、提升本科學與教的水平,同時回應社會對本科的期望,我們一群關心中史教育的教育工作者,成立了本會,團結本科的專業群體,為香港的中史教育略盡綿力。創會理事及現任理事會成員全為前線資深中史科老師及富教育熱誠的人士。

另外,本會宗旨以透過各多元化的活動,致力推動香港的歷史教育發展、文化保育,以及培養萃萃學子於「薪火相傳」的精神。本會服務對象是中小學生、老師及各教育機構,透過活動以促進中史學科之間的教學交流,磨礪其中,務求裨益更多老師和學生,並定期舉行中國歷史科聯校模擬試,使學生未雨綢繆,於公開試上得心應手,還會舉辦境內外考察交流團、學科教學講座及與學科相關的比賽,藉此提高文化修養,擴闊知識視野,共同為香港教育盡一分綿力,開創新景象,攜手迎挑戰。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
search previous next tag category expand menu location phone mail time cart zoom edit close